2024-07-18 01:51:01 | 宝箱网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可以一起报。
可以同时报考的。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可以同时报考,但是只能录取一个,这两个专项计划适用于不同人群。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农村户籍考生;国家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考生,但不会限制考生户籍是城市还是农村。有的同学如果符合两个专项的申请条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申请,互不影响。但同时报考后,如果被其中一个计划录取,则不会被另外计划录取。
三大专项计划适用人群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针对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考生,且要求学生本人及监护人户籍在当地连续三年以上,且在贫困地区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地方专项计划:针对农村户籍考生。
3、高校专项计划: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学生。 宝箱网
国家专项的条件:
1、符合我省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宝箱网(https://www.bxgycfsb.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有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
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只招收具有本省农村户籍的考生。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一项由教育部实施的重要计划。 详细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背景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简称“专项计划”,是我国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实施的一项特殊招生计划。该计划通过制定具体的招生政策,增加对特定地区、特定类型考生的招生名额,旨在提高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质量。 二、主要内容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主要包括针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如下: 1.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 1)相比普通考生,多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 在多数普通高考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是在本科一批前;而在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也在本科批次前,不会和其它批次冲突。也就是说考生若没被录取,仍可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相当于是多了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很值得符合条件的考生
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 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如下: (1)申请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4月25日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 (2)考生点击阳光高考网,进入,直接选择“报名登录”或“注册账号”即可参与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考生也可以直接点击学校名单查看相关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拓展资料如下: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中华
高考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中的一种特殊招生计划,旨在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特定群体学生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以下是关于高考招生国家专项计划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意义: 1.目的和背景:高考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是为了解决特定群体学生(如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军队子弟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通过特殊政策和措施,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促进
高校专项计划的专业代码在哪查 高校专项计划的专业代码在哪查如下: 进入中华人民共百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或者各省教育考试院网址内查询。学校届时会提供招生资料,考生可参考上面数据。参考《报考指南》或《招生计划》。 拓展知识: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
高考志愿能改几次? 高考志愿在填报期间内是可以修改的。 分3次填报,规定时间内一般可修改0-2次,具体次数看各省的要求。比如江西省 志愿填报 期间均允许考生对该次填报志愿修改1次在志愿填报上希望各位考生慎重考虑。 另外登录填报系统的密码要记得修改,现在大多数可以绑定手机,要绑定手机增加安全度,防止被人串改志愿。 填报志愿 第一步:确定位次。就是首先应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成高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高考专项计划是指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分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主要是招生学校和实施区域有差异。 各种专项报名计划 1、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
国家专项计划能报考一本大学吗? 可以报。 因为,按照规定,国家专项计划主要是针对上一本线(并比一本线高出很多),就可以在同等分数前提下,优先或下调分数,录取来自贫困省份的农村考生进入重点大学学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
2025-02-16 19:28:33
2024-10-25 16:50:46
2024-06-20 23:34:33
2024-06-17 10:59:27
2024-10-13 04:14:53
2024-07-15 12:17:49